
前 言
胖哥倆肉蟹煲使用過期食材被約談,創始人日前向消費者致歉,稱將會增加廚房監控,讓消費者監控廚房衛生。奈雪的茶最近因在制作過程中標簽掉入芒果泥向消費者致歉。食品安全問題頻發,不得不說,請消費者實時監控是一個能讓大家放心的最佳辦法。陽光廚房概念已久,為什么餐飲界實施力度不大?除了一些餐廳并沒有底氣敢自曝后廚環境以外,攝像頭如果不清楚拍下做菜全過程,就并沒有起到真正請消費者監督的作用,但是拍得清楚,涉及做菜調味、手法、工具等商業秘密就有被曝光出去的可能。另外,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時刻暴露在鏡頭下被人圍觀。從心理接受程度來說,廚師團隊的日常工作時間一直被監控也會有人接受不了。
對攝像的新需求
攝像頭的使用規范早前已受到多方關注和討論。近兩年,《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(草案)》已收集公開征求意見。今年6月工信部約談14家視頻監控APP廠商,全面排查聯網攝像頭的安全隱患,保護公民個人隱私。攝像頭安裝符合規范,請專業安保商安裝攝像頭將成為一種趨勢,怎樣做到攝像頭多對廚房菜品制作的流水線拍攝,減少拍攝廚師本人將成為建設陽光廚房群體關注的問題。畢竟,保護廚房工作人員的隱私也很重要。今年4月公開征求意見的國家標準《信息安全技術人臉識別數據安全要求》寫明:“收集人臉識別數據時,應向數據主體告知收集規則,包括但不限于收集目的、數據類型和數量、處理方式、存儲時間等,并征得數據主體明示同意。不應公開披露人臉識別數據,原則上不應共享、轉讓人臉識別數據。因業務需要,確需共享、轉讓的,應按照GB/T CCCCC《個人信息安全影響評估指南》開展安全評估,并單獨告知數據主體共享或轉讓的目的、接收方身份、接收方數據安全能力、數據類別、可能產生的影響等相關信息,并征得數據主體的書面授權。” 8月20日,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》,保護法將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。
人臉信息作為個人信息的一種,也應該受到保護。但是目前大多數電動云臺設置目的是將移動的主體拍攝得更清楚,這種設置反而和陽光廚房期待的自動避過人臉設置相悖。而且,大多數攝像機設置是識別人臉并且清晰捕捉,也與陽光廚房保護廚師團隊面部隱私的需求相悖。如果不要拍攝到廚師人臉, 從技術層面就對攝像頭提出了新要求——發揮AI功能,識別人臉就自動馬賽克或者云臺自動轉向避過人臉。另外,陽光廚房做菜涉及做菜調味、手法、工具等餐飲秘密,如果廚房部署較多的攝像頭需要連入公網,還應考慮使用具有攝像頭漏洞攻擊防護能力的專業網絡安全設備,杜絕攝像頭被惡意軟件或攻擊者攻擊,盡量選擇帶有安全硬件系統的攝像頭設備,不用不正規公司出品的攝像頭設備。
對視頻存儲安全性的需求
視頻的存儲也值得重視。目前,多數陽光廚房的存儲空間很小,視頻只能保存7-15天左右,視頻存儲有賴于上云。而云數據的安全性令人擔憂,上云又會涉及到視頻安全問題。
結 語
綜上所述,未來如果既能保證廚房實時攝像讓消費者隨時監督,又能保證餐飲制作商業秘密和廚師團隊的隱私,陽光廚房或將更容易實現大面積推行。 |